自然科學

科學中的色彩(二)

科學中的色彩(二)
顏色在科學課,尤其是化學課是一個非常普遍的外顯觀察指標,透過物質的化學反應,我們可以透過顏色的改變讓學生觀察到物質產生的化學反應。
因此本週的實驗就利用"酸鹼指示劑"與"酸鹼指示紙"讓學生認識不同物質水溶液的顏色變化。以不同的藥品讓同學調成待測酸鹼水溶液。
不同年齡層的孩子,先備知識背景不同,在三四年級組的課堂上,我們透過驗證性實驗,先講解實驗的流程。再透過實作練習讓孩子step by step 的進行實作實驗。
由於比較低年級的小朋友,在選擇藥品時傾向於使用生活中的酸鹼,例如:實用醋,果汁,汽水,蘇打水等。
說明基礎實驗方法與步驟後,讓同學兩兩成對進行合作學習,透過彼此的支援與討論,進行實驗的驗證。之後再透過報告撰寫的歷程,分享彼此的收穫。
 
高年段的同學除了驗證實驗的對錯之外,我們進行原理的探討。從實驗中發現前人的腳印,讓我們有一個可以參考的實驗方向。
同時透過小組討論,同學們開始嘗試組合這些實驗室學會的基本能力,用自己的觀點提出假設,設計實驗,然後重新驗證自己的假設。
這樣的歷程不只是動手作,也必須動腦想,外加與人合作。所以實驗課很忙,更重要的是老師不時還要"刁難"一下,要抽掉某些實驗器材,換掉某些藥品,然後讓同學上網查。
我喜歡在這個時候看著她們突破困境,然後閃著聰明發光的眼神來告訴我:"老師,我知道答案了","老師,我知道為什麼了"~實驗,真是讓人著迷的課程! 
改變實驗程序,讓孩子重新思考如何應用學到的觀念來因應實驗上的變量同學應用之前學過的密度實驗,讓不同濃度的待測液呈現"彩虹水"的樣貌。
 
漢帝學習創新中心